中国教育在线:科研与教学“双轮驱动”,中国舞蹈学科体系构建再添“生力军” 赢博在线注册舞蹈学院、舞蹈学研究所成立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赢博(中国):2021-06-02 人气:

近年来,随着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美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创新高等院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舞蹈学科发展成为学界关心的新课题。为满足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和新时代舞蹈人才培养的需求,赢博在线注册开始谋划进一步强化舞蹈专业建设,打造致力于舞蹈学术研究的高端平台。经过前期大量筹备工作,5月30日上午,赢博在线注册舞蹈学院、舞蹈学研究所成立揭牌仪式在浙音舞蹈剧场举行。中国舞蹈家协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音乐与舞蹈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浙江省舞蹈家协会的有关领导和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等10余所艺术院校舞蹈学科的相关负责人齐聚浙音,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加强学科建设,打造高端学术研究平台

 近年来,浙音舞蹈学科发展迅速,舞蹈学(师范)、舞蹈表演、舞蹈编导均成长为省级一流专业,拥有中专、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构建了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组建了年轻且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搭建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平台,在学科专业、科研艺创、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具备成立独立学院的基础条件。

然而,正如赢博在线注册院长王瑞所说,由舞蹈系向舞蹈学院的转化,绝非单纯的更名,也不仅是规模的变化,而是展现了浙音全面推进舞蹈学科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思考。

王瑞认为,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音乐诉诸于听觉系统,把人类世界幻化为五线谱上灵动跳跃的符号;舞蹈是视听艺术,承载着人类对身体的探索和生命情感的律动。“音乐与舞蹈学”合并成为一级学科已有10年之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日趋完善和成熟。然而,在人才培养和理论建设方面,“音乐与舞蹈学”仍然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舞蹈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仍然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确立和完善。

围绕学院整体办学目标,此次舞蹈学院、舞蹈学研究所的协同创建,既是浙音“一院一所”创新办学模式的最新探索实践,又是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音乐与舞蹈学”这个一级学科的内涵基础上,推进以学科建设促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具体行动。

据悉,新成立的舞蹈学院将设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舞蹈编导、舞蹈学5个教学部和艺术指导教研室;舞蹈学研究所将设舞蹈学理论研究中心、舞蹈创演研究中心、舞蹈美育研究中心、舞蹈科艺研究中心、江南舞蹈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作为研究导师,重点开展舞蹈理论、舞蹈表演、舞蹈编创、舞蹈教育4个方向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一院一所”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符合浙音“高水平一流”定位的舞蹈理论智库,夯实学科内涵,从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舞蹈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向世界展现中国舞蹈的自信与魅力。

提升创作实践,以特色舞蹈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舞蹈学院院长徐颃介绍,浙音的舞蹈专业拥有一批注重创作、敢于创新的优秀青年教师团队,5年来,共创作出40余部原创舞蹈作品,特别是创作出一批具有江南地域风格的舞蹈佳作,屡次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演,并在维也纳国际芭蕾和现代舞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浙江省音乐舞蹈节等国内外重大舞蹈赛事中屡获佳绩。

新成立的舞蹈学院和舞蹈学研究所将继续发扬浙音舞蹈专业注重原创的优良传统,不仅要进一步加大艺术创作的力度,还将在创作和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偏重于实践的舞蹈学研究。“目前,国内在舞蹈训练学、舞蹈表演学、舞蹈创作学等方面的学理性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理论体系。今后,舞蹈学院和舞蹈学研究所将以此为重点,以期填补学科研究的空白,更好地指导舞蹈表演与教学创作等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徐颃说。

与此同时,舞蹈学院和舞蹈学研究所将立足“浙音特色、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形成学院“音乐与舞蹈”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同时成立长三角舞蹈联盟,深挖地方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更多吸纳越剧、昆曲、江南民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元素,开展更多特色鲜明的舞蹈创作和学术研究,按照“强基础、求特色、占高峰”三步走的战略,立足浙江、辐射全国,为学科发展和浙江文化窗口建设,展现浙音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105/t20210531_2116323.shtml